close

一般製作程序

在談到製作程序時,我們不得不首先強調製作程序是就每個藝術家自己的目的、願望和習慣、方法而論的,所以它不是绝對的、固定的法則,我們只能依據整個傳統油 畫時期最普遍而具代表性的技法來獲得一個規律性的理解和體驗。我們不可能羅列全部古典藝術家的技法,而只能將他們技法中的共通而具有實質意義的東西闡釋出 來,供大家借鑒。特別是在製作程序上各個藝術家有著很多不同的特點,但作為整個傳統古典油畫這一個體系來講,統觀起來也有其大致的共通點,所以,在此只能 將其簡單地概括如下。



  用 線啟形是自古以來畫家在繪畫的最初階段採用的普遍方法。自原始繪畫以來,用線造型便成為人們對複雜形體進行概括的有效之法,因為線條是形體邊界的表示,它 能分割不同形狀的面積,也能表現各體積之間的關係,更重要的是能獲得人們在形體認識上感性和理性的認同。因此不管油畫最終效果在層次上、色階上多麼複雜, 線條在最初階段的提煉和概括卻至關重要,它首先表現為對大的構圖的設置,其次則是對各部分形體的定位與描繪。因此,構圖與大形的編排在這一階段必須基本確 立,而在後階段很少進行改動,這是傳統油畫在啟形上嚴謹的表現,所以要求最初的啟形必須嚴格而考慮周全。

  我 們可以從古典大師們的素描看出他們對形體的概括和表現,更可以看出他們的素描是直接為油畫啟形而服務的,而不是作為獨立審美價值而存在。那時的素描大都以 線為主,而很少有色調層次,除邊線的穿插表現形體外,便是以轉折或明暗交界線來簡練地表示畫面中的體積和光影關係。這種簡練的線描形式更適於層次複雜、細 節豐富的油畫在最初階段的簡練啟形。古代畫家多半是直接先用紙畫素描,再用紙背塗木炭或色粉將素描拷貝到做好底子的畫布上去。這種方法適於造型上非常嚴謹 的風格的畫家,不僅能穩妥地獲得準確的造型,而且又不至於像在畫布上直接素描那樣傷害畫布表面。也有在畫布上直接用丹配拉或松節油和顏料畫出素描關係的方 法,不過最普遍的還是先用色粉或木炭拷貝形後再用丹配拉或松節油調顏料畫出單色的薄油效果。

  啟 形的目的當然是為作品奠定一個形的基礎,為了達到準確而精細的最後效果,啟形必須嚴格而清晰地交待出形體在素描上的基本內容,這一程序往往決定著後來深入 刻畫的成功。但在傳統油畫中也有的畫家打形時只畫大的關係、大的氣勢,用線鬆動,有的近似潦草,而將準確具體的東西留在後階段來逐步進行,這樣往往能獲得 一些意想不到的生動效果。不過這兩種方法與後期製作也有很大的關係,如果是在鋪色階段以局部逐個進行的話,則最好先將形用線描繪得充分而準確,但如果是鋪 色時是以整體進行的方法,則最好是用靈活而不太審慎的用線方式打形。
  第一遍鋪色的主要目的是簡練地畫出大的色彩區域、大的形體關係,以及為後來的肌理、色層打下好的基礎。
  這裡所說的大的形體關係是指概括而整體地對待畫面中的各個形體,省去在素描意義上小的細節和小的變化,減少明暗層次,甚至可以將體積、起伏歸納為大面積的平面化效果而進行概括。
  大的色彩區域是指將色彩的各種細小的變化簡化為基本的固有色傾向,而色彩的冷暖變化和固有色細節等都儘量概括到大的固有色裡。

  從肌理上講這第一遍鋪色應儘量含蓄、厚薄均勻、銜接自然,而不應該將最後效果的肌理強弱對比過早顯示出來,如果已畫出的,可用扇形筆柔化或用畫刀去除,為後來真正的塑造作準備。
  從 色層上講這層顏色應儘量比最後效果粉一些、灰一些,也就是說不要一下子將色彩的純度和對比畫到最後的效果,這樣可以給後來的罩染留有餘地。而且這層色應儘 量少用調色油,應以松節油為主或加很少的調色油薄薄地畫出每個色域,最好不漏過每一個部分,包括暗部在內也要用這種含粉而少調色油的色層墊底,因為含粉多 而少油色層有好的吸收性,罩上的純色儘管含油重也不會發粘,而且與底色層綜合後能恰當地獲得純度上的分寸以及色相的準確度。


   塑 造是指在第一遍鋪色的大致平面效果上用筆觸進行由大到小的體積建立,目的是使形體和色彩逐漸明晰、實在。由於第一遍色很可能將啟形的線條幾乎覆蓋掉,這便 需要我們用具有一定色彩差別的重色重新勾畫,確定形體的輪廓與結構,同時,從暗部畫向亮部的逐漸塑造。具體地講,塑造階段有幾個方面的意義,首先當然是由 平面感向體積感漸近,完成素描上的任務; 第二,從肌理上講可以逐步建立差距; 即將肌理的強弱與體積起伏的強弱統一起來,呈現出肌量明顯的部分也是形體的高點或強點部分; 第三,在色彩上可以通過塑造形體的筆觸變化來同時顧及色彩的變化。

  塑 造是循序漸進的,不要一開始便想出最後效果,把最強勁的筆觸表現出來,而應每畫一遍都得考慮到下一遍的順利進行,因為從肌理和顏料的附著上講,肌理過早定 型後不利於後階段的修正,而且開始的顏料層過厚形成堅固光滑的結膜,不利於後階段色層的附著,所以塑造必須是由薄到厚地逐層進行,同時在用油上仍然必須遵 守「肥蓋瘦」的原則,讓含調色油多的色層留在以後的透明罩染上。

  塑 造必須有的放矢,而不應滿篇厚塗。必須做到對形體的強弱、肌理的強弱、暗部亮部的對比等有相當的把握和考慮才能進行。比如應控制厚色的相對範圍,切不可將 塑造的範圍任意擴大,而造成肌理和體感的混亂。一般來說是抓住高點或亮部儘量進行筆觸塑造,而對待暗部和中間層次則應柔和且注意銜接,色層的厚度上也應相 對薄一些。

  當然塑造的筆觸也是相對的,在有的畫家那裡筆觸的強弱差距是很大的,而另一些畫家則喜歡將差距控制在微妙的跨度之間。但總的來說都是缺不了塑造這一階段的,不然就不能產生油畫特有的表現形體的那種實在感。



  在 塑造這一階段的色彩相對第一遍鋪色時,純度上應高一些,但也不能一下子達到最後效果,同樣要為罩染留有餘地,相對第一遍色時,在色相上就可以從大到小地尋 求變化和特徵了。其中包括亮部和暗部的冷暖變化及固有色的色相變化。加上塑造中筆觸的變化,在這時色彩的差異感便逐漸顯示出來了。




  在 傳統古典油畫技法中,罩染和塑造是交替進行、互為補充的,這使得油畫具有極強的表現力。如果沒有含粉厚色的基礎,純粹的罩染是不可能傳達出色彩在純度上的 層次,因為只用透明色是無法表現出各種程度的灰色變化的,更無法表現出肌理上的差異感。相反只有如直接畫法的塑造又不可能獲得在色彩上既透明又具有灰色在 純度上的靈活性,而且也不能形成色層的豐富感,更不能獲得氛圍上整體籠罩感。

   在傳統油畫的製作過程中,總是以塑造來完成建立形體、堅實形體、突出肌理的任務。另一方面又總是以透明或半透明罩染來平衡和協調形色的大關係,體現微妙的形色、肌理、層次上的變化。這兩方面的不斷補充和調整便形成了傳統油畫那實在、豐富、細膩、潤澤、透明的完滿品質。

罩 染是指用調色油或媒介劑稀釋顏料來進行透明或半透明薄染的方法。它是傳統油畫技法中最重要而特殊的一種技法,它直接將油畫形色中既潤澤又透明的特性和優點 顯示出來,成為後人在技法上一直追尋和研究的課題。沒有透明罩染便沒有古典油畫中的素描層次、肌理層次、色層層次、冷暖層次。我們知道古代油畫都不是一次 完成的,而是通過多次覆蓋、罩染達到最後效果。塑造是傳統油畫重要的基礎步驟,那麼罩染即是對這一基礎逐步推進的手段。首先它可以逐漸加強明暗對比,其次 可以加強色彩的飽和度,另外可以同時使某些部分在形色上統一、柔和,最後還可以達到強化肌理的作用(即將偏深的透明色積染在偏亮的肌理溝縫之中,使肌理明 顯)。半透明罩染則是對透明罩染的一種修正與補充,在多次罩染中,因油積過重,有時會顯得色彩焦灼(即過分飽和),這時可以用含粉的半透明罩染給予彌補 (半透明色是指含有粉質的顏料的稀釋色),這樣既達到罩染的目的,又不至讓一些含蓄的灰色失去魅力,同時也起到協調與柔和之作用。

  但 是一切罩染必須有一個基本前提,那就是必須遵守「肥蓋瘦」的總體原則,每次罩染都應在較為吸油的基礎上進行(這與底子有關),漸漸達到結上一層帶光澤的 膜,而不能在已經很光亮或發粘的基礎上不斷地再罩染,否則便會帶來許多後患,如永遠粘手、日久不牢而氧化等。所以罩染的技法要求很高,罩染的次數不能太 多,而且必須在層層瘦底塑造的基礎上逐漸肥化才能獲得一層自然而堅固的膜。在此過程中就要求開始階段儘量少用調色油(用在松節油中逐漸加調色油的方法), 這樣才能給後階段創造條件,以達到油色最好的結膜為目的。每次罩染之間不必等它過乾,只要運用軟毛筆,而且底子的吸收性適當,都能取得好的效果。間隔時間 大概在兩天左右,太短會造成油重的積弊,太長而乾透後反而影響日後的附著力。不過這種等乾的時間還得根據氣候的情況而定。考慮到顏料層的耐久性,罩染的油 料不能僅用亞麻油或核桃油,儘管它在運筆上的舒適和流暢是無可替代的,也免不了天長日久後的氧化。所以古代藝術家往往加入一些樹脂光油,如瑪蒂光油、達瑪 光油,因為樹脂是較耐氧化的。另外還有一種稱為媒介劑的東西,是由一種加黃鉛並熬煉的熟油與瑪蒂光油1 :1混合後形成的膏狀透明物,用以罩染不會滴淌,但其乾澀程度不宜於整體進行的畫法或畫大畫,只適宜局部進行的畫法或小畫的操作。
  
總的來說罩染與塑造同等重要,兩者相輔相成,罩染固然容易出效果,但它也是冒險的,不能過分依賴它,因為油的含量過多畢竟不是好事,會造成日後的變黃、氧化等。如掌握得當卻能豐富和統一畫面效果,同時達到很好的耐久的結膜結果。

  再塑造是指在每次罩染後再進行形體和肌理的塑造,特別是針對一些高點及亮部應進行反覆罩染後的反覆塑造,這樣更能增強形體、肌理及色層的豐富感厚重感,也便於更充分地刻畫物像的細節和色彩的細節。再塑造中的一些乾皴筆法還能表現出一些細膩的中間灰色,有的把它稱為「視覺灰色」,這又是罩染或直接畫法所不能達到的效果。


  罩染還分局部罩染和全面罩染,局部罩染適宜刻畫細部,全面罩染則有利於畫面的整體關係及整體表面光澤的均勻一致。反之局部罩染過多則會影響這種關係。美術家博客
  
  在 我們用反覆覆蓋、多次罩染進行對物像的塑造、刻畫中,免不了會產生對整體關係和氣氛的忽視,從形體和色彩上或是肌理和色層上都會顧了局部而失去了整體的關 係。這時需要我們用含油量相對濃稠的透明色對整個畫面進行全面的罩染,色彩的選擇可以根據自己對總的色調的需要來考慮。這樣便可以獲得一種渾厚、圓潤的形 體感; 一種諧和、明澈的色彩氣息; 一種亞光而潤澤的表面油層; 各種豐富的肌理和色層都被籠罩於其中,產生出一種凝重而渾樸的藝術感染力。

傳統油畫技法中的幾大基本準則
  傳 統技法的基本準則是根據傳統大師們在技法上的共同特點及審美標準,並針對其特殊效果而總結出的有益於技法的全面實施的具體原則,其中涉及製作程序、作品的 耐久性以及形、色、肌理表現等方面的內容。這些原則有利於幫助我們更清楚而簡括地掌握古典油畫的技法要領,更有效而深入地體驗其技法與審美之間密切的聯 繫。我們可以在實際製作過程中體會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
先粉灰後飽和
是 針對透明畫法而言的一種有效之法,在古代魯本斯即有「肥蓋瘦」之說。它首先是為了確保油畫顏料的順利結膜及油畫的耐久性而提出的。顏料形成堅固的膜需要色 粉與調色油達到一個最為合適的比例才能實現,粉重和油重都不能達到結膜的牢固和長久。由於是多次畫法必須考慮它的每一步驟的承上啟下的作用。為了利於製作 的有效進行,將含油較多的顏料覆蓋於含油較少的顏料不僅有助於層層的附著能力,而且能將最牢固的結膜產生於最後的表層上,反過來這種表層又必須依賴於層層 含粉顏料適當的吸收性。另外「肥蓋瘦」不僅是從油畫顏料結膜的特性來考慮的,也是關係到透明色與不透明色的作用所產生的最終透明效果而言。純粹的透明色一 般含油量比較飽和,覆蓋力差,不能確切地表現色彩純度變化和自然界中各種灰色感受。它必須通過對底層的比對象本身飽和度低一些的色彩,也就是粉一些色彩之 重疊才能達到對自然界各種色相純度的準確表達。相反其他粉質顏料儘管具有明確的色相和覆蓋力,卻不具備透明的特性。色彩的最終準確度必須靠多次的塑造和罩 染即純度的逐層增加而達到,與此同時不僅獲得了色層的最終透明感,而且形象的最終結果也隨之逐步得以刻畫和呈現。
   在早期的傳統油畫中大都以「提白」的第一層色為基礎後直接實施透明罩染的方法,也就是先用單色表現出比較深入和完整的素描關係,然後直接用各種純度極高 的透明色表現出各種固有色的區別和變化。這實際上也是一種簡單的「肥蓋瘦」之法,其畫面效果適於較為工整、平面而裝飾的畫風,色彩的色相也相對分明而純 粹。這種方法為了讓重色深下去,往往需要很多次罩染才能完成,由於油量太多,很容易造成堆積而不乾、發粘。所以那時期的油畫往往是暗色區域色層很厚、亮色 區域則很薄,也就是說在「提白」時將暗區域平均地堆上了很厚的粉質色,這是為了讓多次罩染更方便。
  但 隨著油畫的不斷發展,人們要求「肥蓋瘦」能更準確而生動地表現真實的形體空間和虛實,表現色彩在純度上和冷暖上的豐富變化,所以「肥蓋瘦」之法便發展成為 多層次、多變化的法則了。其特徵為第一遍色便以低純度的粉色表現出大致的形色關係,每一種粉灰色都帶有未來色彩的傾向和明度,例如將來是很重的黑色,在這 裡就只把它畫成黑灰色,鮮艷的紅色則畫成較粉的紅色或亮黃色,這些都是為下幾個步驟逐漸肥化的透明純色罩染作準備。這樣相對粉灰的顏色與純度高的透明色之 重疊而達到豐富的色層、肌理及準確的色相和純度。倫勃朗即是將此技法推向極致者,他的亮色全是統一於油層之下的,暗色也不是簡單的透明色,而是依靠對柔和 的重灰色重疊所產生出一種既透明又厚實的油畫韻味。所以他的畫在色彩上是極富魅力的,飽和而不艷俗,也不焦枯; 透明而不乏對細微灰色的比較和表現,在總體的厚重感中能讓你體味到自然中最生動而微妙的形色關係以及油層和肌理的最佳契合,這實質上是將自然中一切生動的 形色特徵昇華於油畫材質及語言的美感之中,從而獲得油畫的極度表現力。

先平面後體積
這 是一個素描意義上的問題,實質上是一種從整體出發的觀念。傳統意義上的繪畫是在平面上創造立體空間。那麼,平面是一切空間可能性的基礎,有了這個基礎,畫 家便可以將自己的想像力馳騁於無限的縱深空間中。不過,繪畫中的空間體積以及起伏都是相對的,是在每個形體、體、面的相互比較、對比中建立起來的,畫家的 任務是主動地把握其中的關係,讓體積空間適應自己的需要。
我 們可以在古典油畫大師們的作品中,看到他們是如何處理畫面中平面與體積的關係的。從他們的素描中,我們能看出這一點,他們所表現出的豐富的體積起伏和空間 層次,竟是運用最簡煉的幾根輪廓線或轉折線,這些由線所包圍的體積部分的深淺色調其實與沒被包圍的部分是相同的,而且都是原始的平面,但因線條所具的表現 功能,讓觀者造成在形體上的視幻覺,而產生體積與平面的反差感。可見,平面上邊線的作用下會產生一種對體積的暗示,從而達到建立體積秩序的目的。在油畫中 就能看到大師們對這種相對性的利用,在各個不同明度的色彩區域裡,總是從平面中去建立各區域強弱不同的體積秩序,有的被塑造和強化,有的則稍微暗示或維持 原狀。但從總體上來講,古典油畫中形體的體積感都是服從於大的平面感的,所以在各種形體的體積塑造上都是有節制而服從於大的秩序的。在這種前提下,每個平 面區域中的體積建立便被控制在一個明度和色彩的範圍之內,這樣便迫使其層次細膩化、微妙化,所以很多亮部仔細看來沒有多少的色調層次,但將它放進整幅畫的 關係中,卻非常實在而具有體感。女人胸部及肩頭的色階跨度並無多大,卻表現出了體感、空間及起伏。因此,大的平面感是古典油畫體積秩序的總體原則,而一切 細小的體積變化應是從平面中相對而立的,且必須服從大的秩序。
先 平面後體積能讓我們對起伏的把握更為主動和方便,在相對平面的對象上我們可進可退,有選擇地塑造某些應該突出部分的體積,其他則放鬆,讓它自得其位,也就 是說讓我們在平面上有秩序地建立應有空間、體積的強弱關係。如果沒有這種意識,就容易在畫畫時把每個局部的體積起伏都表現出來,結果失去了畫面本身的強弱 秩序,讓每部分的起伏程度相互抗爭而造成相互抵消,失去整體效果。
另 外,先平面後體積也是考慮到製作程度的先後關係而得出的。體積的塑造本身也是逐層進行的,古典油畫的色階細微層次必須通過多次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的畫法 來完成,所以塑造總是循序漸進的。在平面上先建立相對體積,伴隨著每次的塑造罩染逐步再建立極端體積。這也是先平面後體積的原因之一。

先取固有色,後找變化色
繪 畫中的色彩是繁複而多變的。色相作為色的本質因素,決定著畫面的色調和色彩的結構關係。物體的固有色相是自然中物體上的色彩特徵通過我們的感官而規定的, 又被我們的感性和理性所認識的,所以,繪畫中的固有色主導論是一種原始的、樸素的色彩觀。傳統的古典油畫就是根據這一大的色彩觀,來指導其技法中色彩的處 理手段的。先取固有色,後找變化色是一個從簡到繁、從整體到局部的色彩表現過程。將變化各異的色彩回歸到統一而明確的固有色上,有利於我們把握各大色域的 整體關係,使各部分的色相在大的對比和互補中產生力度,而色彩的細節變化則應建立在這種大的關係之中。這是傳統油畫在色彩上的基本原則,可見固有色原則在 傳統油畫的色彩系統中的重要性。
  這 裡所指的固有色原則不是指用調色板上簡單而直接的純色來概括和代替所畫對象的色相,而是指包括對色彩的明度、純度特徵的準確把握後的一種色彩傾向,所以其 中便包括了自然界的所有複雜色相。而且這種固有色原則主要是從觀察色彩的方式上出發的,也就是說在觀察和概括色彩時必須將對象的細小色相變化、明度、純度 變化都統一在它們綜合後的大色相中。所以固有色的區域設置是我們在繪畫的最初階段必須考慮的,有了這一基礎就便於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尋找其後的色相變化。隨 著細節的深入,色彩的細小變化也相應深入化、豐富化。我們可以從開始設定的固有色中尋找左右的鄰近色甚至對比色,比如,在我們最初設定的暖黃灰膚色中,可 以找出傾紅和傾綠的色彩,甚至傾紫的色彩。但這種變化的尋找又是相對的,它們必須在暖黃色大的傾向中呈現。所以找出的變化色實際上僅有微妙的變化傾向就足 以顯示其互補色關係,這時便可以使色調變得更加豐富和生動了。但如果一開始便注重色彩的各種變化,勢必影響色彩大的秩序,而且也不利於塑造和肌理的逐層進 行。因為每次塑造和肌理推進的內容本身就包括色彩推進的內容,也就是說色彩細節的表現必須依靠塑造和肌理的表現才能逐步獲得。如果僅有色彩的表現而失去了 體積的塑造和肌理的表現,就不能說是一種使油畫的品性美得以完美體現的技法。所以在表現色彩因素時還得顧及其他因素的同步表現。另外,先從簡潔的固有色入 手,可使我們有選擇地針對某個主要部分進行色彩細節的刻畫,從而放鬆其他需要簡化的部分,形成大的對比關係。在這點上,我們可以從很多古典油畫作品中看到 他們處理上的特點。作品中的重點部分,如面部或一些亮部的色彩細節就特別豐富和精彩。而一些次要部分,如背景、重色的服裝和襯布等則被處理得單純和平整, 色彩上幾乎沒多少變化。 先柔和後肯定傳統古典油畫的可貴之處在於它將肌理的強弱秩序融合於體積、明暗的強弱秩序之中,而產生一種極度的和諧之美。
  在 油畫的發展史中,油畫一經產生就決定著其具有肌理的特徵和肌理的美感。早期油畫中的肌理是在簡單的純透明罩染油層之下,所採用的單色提白中的作畫痕跡顯露 出來的。但隨著油畫在造型與色彩上所提出的不斷要求,特別是自提香、魯本斯將油畫的肌理從亮薄暗厚改為暗薄亮厚以來,肌理便真正煥發出它自身的生命力,並 與形色一起匯入油畫大的節奏與韻律之中,也就是說肌理的強弱同樣表現著形色的強弱,影響著畫面的整體情緒。因此,油畫的肌理與形色一樣,參與著整個作品大 的和諧之中。那麼,在古典油畫的普遍技法中,為了建立這種和諧必須將肌理在製作中的逐步推進與體積、明暗、色層等的逐步推進保持同步。由於古典油畫在製作 上的程序性,所有的步驟都是循序漸進的,因此,為了保持畫面肌理的完美,一般不將塑造形體的筆觸事先固定過死可堆得太厚,不然會影響油畫多次畫法的製作和 油畫魅力的表現,因此肌理的由弱到強在古典繪畫中如同上緩坡一樣是逐漸攀緣的,每一個小變化都是在大的秩序之中顯現的。從製作程序上講,事先太固定的東西 未必在製作推進中就不會被改動,改動過多,勢必造成其他各種因素和秩序的混亂。所以只有在形色的各方麵條件慢慢成熟後,塑造也才慢慢地得以肯定。因此,在 開始階段總是對各部分形色、明暗等關係進行相互銜接、相互過渡、相互柔和的把握一種整體關係,在肥蓋瘦的大原則下,逐步走向肯定、對比、明晰。這樣在肌理 由弱到強的秩序上,才能將逐步確定的重點或高點加以準確的塑造和強化,也只有這樣才能將整個畫面暗部的表面光澤與亮部的表面光澤形成一定的差別。但由於是 逐層推進,這種差別又不至於過大,從而形成一種整體的、勻稱的、和諧的光澤感和肌理感。
  另外,從塑造形體上講,先柔和、後肯定也是一種從整體到局部的步驟, 即從一種大感覺和印象入手,而步入理性化、深入化,最終達到一種對對象明確的、堅定的呈現,即通過更清晰而肯定的筆觸肌理來強化形體、豐富形體,再加上後 階段的透明罩染,使得這些塑造的痕跡更加明顯和確切。在色彩的表現上也是如此,複雜而充滿變化的肌理和筆觸是色彩上的微差和細節得以展示的方式。在步驟上 的先柔和就是求得一種色彩上大的融合與協調,將各種色彩細節歸納於統一的色調之中,以便在此基礎上展開色彩的分解和跳動。這些分解與跳動即是對彩色細節的 最終肯定,從而獲得色彩的魅力。

在 談到製作程序時,我們不得不首先強調製作程序是就每個藝術家自己的目的、願望和習慣、方法而論的,所以它不是绝對的、固定的法則,我們只能依據整個傳統油 畫時期最普遍而具代表性的技法來獲得一個規律性的理解和體驗。我們不可能羅列全部古典藝術家的技法,而只能將他們技法中的共通而具有實質意義的東西闡釋出 來,供大家借鑒。特別是在製作程序上各個藝術家有著很多不同的特點,但作為整個傳統古典油畫這一個體系來講,統觀起來也有其大致的共通點,所以,在此只能 將其簡單地概括如下。


  用 線啟形是自古以來畫家在繪畫的最初階段採用的普遍方法。自原始繪畫以來,用線造型便成為人們對複雜形體進行概括的有效之法,因為線條是形體邊界的表示,它 能分割不同形狀的面積,也能表現各體積之間的關係,更重要的是能獲得人們在形體認識上感性和理性的認同。因此不管油畫最終效果在層次上、色階上多麼複雜, 線條在最初階段的提煉和概括卻至關重要,它首先表現為對大的構圖的設置,其次則是對各部分形體的定位與描繪。因此,構圖與大形的編排在這一階段必須基本確 立,而在後階段很少進行改動,這是傳統油畫在啟形上嚴謹的表現,所以要求最初的啟形必須嚴格而考慮周全。

  我 們可以從古典大師們的素描看出他們對形體的概括和表現,更可以看出他們的素描是直接為油畫啟形而服務的,而不是作為獨立審美價值而存在。那時的素描大都以 線為主,而很少有色調層次,除邊線的穿插表現形體外,便是以轉折或明暗交界線來簡練地表示畫面中的體積和光影關係。這種簡練的線描形式更適於層次複雜、細 節豐富的油畫在最初階段的簡練啟形。古代畫家多半是直接先用紙畫素描,再用紙背塗木炭或色粉將素描拷貝到做好底子的畫布上去。這種方法適於造型上非常嚴謹 的風格的畫家,不僅能穩妥地獲得準確的造型,而且又不至於像在畫布上直接素描那樣傷害畫布表面。也有在畫布上直接用丹配拉或松節油和顏料畫出素描關係的方 法,不過最普遍的還是先用色粉或木炭拷貝形後再用丹配拉或松節油調顏料畫出單色的薄油效果。

  啟 形的目的當然是為作品奠定一個形的基礎,為了達到準確而精細的最後效果,啟形必須嚴格而清晰地交待出形體在素描上的基本內容,這一程序往往決定著後來深入 刻畫的成功。但在傳統油畫中也有的畫家打形時只畫大的關係、大的氣勢,用線鬆動,有的近似潦草,而將準確具體的東西留在後階段來逐步進行,這樣往往能獲得 一些意想不到的生動效果。不過這兩種方法與後期製作也有很大的關係,如果是在鋪色階段以局部逐個進行的話,則最好先將形用線描繪得充分而準確,但如果是鋪 色時是以整體進行的方法,則最好是用靈活而不太審慎的用線方式打形。
  第一遍鋪色的主要目的是簡練地畫出大的色彩區域、大的形體關係,以及為後來的肌理、色層打下好的基礎。
  這裡所說的大的形體關係是指概括而整體地對待畫面中的各個形體,省去在素描意義上小的細節和小的變化,減少明暗層次,甚至可以將體積、起伏歸納為大面積的平面化效果而進行概括。
  大的色彩區域是指將色彩的各種細小的變化簡化為基本的固有色傾向,而色彩的冷暖變化和固有色細節等都儘量概括到大的固有色裡。

  從肌理上講這第一遍鋪色應儘量含蓄、厚薄均勻、銜接自然,而不應該將最後效果的肌理強弱對比過早顯示出來,如果已畫出的,可用扇形筆柔化或用畫刀去除,為後來真正的塑造作準備。
  從 色層上講這層顏色應儘量比最後效果粉一些、灰一些,也就是說不要一下子將色彩的純度和對比畫到最後的效果,這樣可以給後來的罩染留有餘地。而且這層色應儘 量少用調色油,應以松節油為主或加很少的調色油薄薄地畫出每個色域,最好不漏過每一個部分,包括暗部在內也要用這種含粉而少調色油的色層墊底,因為含粉多 而少油色層有好的吸收性,罩上的純色儘管含油重也不會發粘,而且與底色層綜合後能恰當地獲得純度上的分寸以及色相的準確度。


   塑 造是指在第一遍鋪色的大致平面效果上用筆觸進行由大到小的體積建立,目的是使形體和色彩逐漸明晰、實在。由於第一遍色很可能將啟形的線條幾乎覆蓋掉,這便 需要我們用具有一定色彩差別的重色重新勾畫,確定形體的輪廓與結構,同時,從暗部畫向亮部的逐漸塑造。具體地講,塑造階段有幾個方面的意義,首先當然是由 平面感向體積感漸近,完成素描上的任務; 第二,從肌理上講可以逐步建立差距; 即將肌理的強弱與體積起伏的強弱統一起來,呈現出肌量明顯的部分也是形體的高點或強點部分; 第三,在色彩上可以通過塑造形體的筆觸變化來同時顧及色彩的變化。

  塑 造是循序漸進的,不要一開始便想出最後效果,把最強勁的筆觸表現出來,而應每畫一遍都得考慮到下一遍的順利進行,因為從肌理和顏料的附著上講,肌理過早定 型後不利於後階段的修正,而且開始的顏料層過厚形成堅固光滑的結膜,不利於後階段色層的附著,所以塑造必須是由薄到厚地逐層進行,同時在用油上仍然必須遵 守「肥蓋瘦」的原則,讓含調色油多的色層留在以後的透明罩染上。

  塑 造必須有的放矢,而不應滿篇厚塗。必須做到對形體的強弱、肌理的強弱、暗部亮部的對比等有相當的把握和考慮才能進行。比如應控制厚色的相對範圍,切不可將 塑造的範圍任意擴大,而造成肌理和體感的混亂。一般來說是抓住高點或亮部儘量進行筆觸塑造,而對待暗部和中間層次則應柔和且注意銜接,色層的厚度上也應相 對薄一些。

  當然塑造的筆觸也是相對的,在有的畫家那裡筆觸的強弱差距是很大的,而另一些畫家則喜歡將差距控制在微妙的跨度之間。但總的來說都是缺不了塑造這一階段的,不然就不能產生油畫特有的表現形體的那種實在感。



  在 塑造這一階段的色彩相對第一遍鋪色時,純度上應高一些,但也不能一下子達到最後效果,同樣要為罩染留有餘地,相對第一遍色時,在色相上就可以從大到小地尋 求變化和特徵了。其中包括亮部和暗部的冷暖變化及固有色的色相變化。加上塑造中筆觸的變化,在這時色彩的差異感便逐漸顯示出來了。




  在 傳統古典油畫技法中,罩染和塑造是交替進行、互為補充的,這使得油畫具有極強的表現力。如果沒有含粉厚色的基礎,純粹的罩染是不可能傳達出色彩在純度上的 層次,因為只用透明色是無法表現出各種程度的灰色變化的,更無法表現出肌理上的差異感。相反只有如直接畫法的塑造又不可能獲得在色彩上既透明又具有灰色在 純度上的靈活性,而且也不能形成色層的豐富感,更不能獲得氛圍上整體籠罩感。

   在傳統油畫的製作過程中,總是以塑造來完成建立形體、堅實形體、突出肌理的任務。另一方面又總是以透明或半透明罩染來平衡和協調形色的大關係,體現微妙的形色、肌理、層次上的變化。這兩方面的不斷補充和調整便形成了傳統油畫那實在、豐富、細膩、潤澤、透明的完滿品質。

罩 染是指用調色油或媒介劑稀釋顏料來進行透明或半透明薄染的方法。它是傳統油畫技法中最重要而特殊的一種技法,它直接將油畫形色中既潤澤又透明的特性和優點 顯示出來,成為後人在技法上一直追尋和研究的課題。沒有透明罩染便沒有古典油畫中的素描層次、肌理層次、色層層次、冷暖層次。我們知道古代油畫都不是一次 完成的,而是通過多次覆蓋、罩染達到最後效果。塑造是傳統油畫重要的基礎步驟,那麼罩染即是對這一基礎逐步推進的手段。首先它可以逐漸加強明暗對比,其次 可以加強色彩的飽和度,另外可以同時使某些部分在形色上統一、柔和,最後還可以達到強化肌理的作用(即將偏深的透明色積染在偏亮的肌理溝縫之中,使肌理明 顯)。半透明罩染則是對透明罩染的一種修正與補充,在多次罩染中,因油積過重,有時會顯得色彩焦灼(即過分飽和),這時可以用含粉的半透明罩染給予彌補 (半透明色是指含有粉質的顏料的稀釋色),這樣既達到罩染的目的,又不至讓一些含蓄的灰色失去魅力,同時也起到協調與柔和之作用。

  但 是一切罩染必須有一個基本前提,那就是必須遵守「肥蓋瘦」的總體原則,每次罩染都應在較為吸油的基礎上進行(這與底子有關),漸漸達到結上一層帶光澤的 膜,而不能在已經很光亮或發粘的基礎上不斷地再罩染,否則便會帶來許多後患,如永遠粘手、日久不牢而氧化等。所以罩染的技法要求很高,罩染的次數不能太 多,而且必須在層層瘦底塑造的基礎上逐漸肥化才能獲得一層自然而堅固的膜。在此過程中就要求開始階段儘量少用調色油(用在松節油中逐漸加調色油的方法), 這樣才能給後階段創造條件,以達到油色最好的結膜為目的。每次罩染之間不必等它過乾,只要運用軟毛筆,而且底子的吸收性適當,都能取得好的效果。間隔時間 大概在兩天左右,太短會造成油重的積弊,太長而乾透後反而影響日後的附著力。不過這種等乾的時間還得根據氣候的情況而定。考慮到顏料層的耐久性,罩染的油 料不能僅用亞麻油或核桃油,儘管它在運筆上的舒適和流暢是無可替代的,也免不了天長日久後的氧化。所以古代藝術家往往加入一些樹脂光油,如瑪蒂光油、達瑪 光油,因為樹脂是較耐氧化的。另外還有一種稱為媒介劑的東西,是由一種加黃鉛並熬煉的熟油與瑪蒂光油1 :1混合後形成的膏狀透明物,用以罩染不會滴淌,但其乾澀程度不宜於整體進行的畫法或畫大畫,只適宜局部進行的畫法或小畫的操作。
  
總的來說罩染與塑造同等重要,兩者相輔相成,罩染固然容易出效果,但它也是冒險的,不能過分依賴它,因為油的含量過多畢竟不是好事,會造成日後的變黃、氧化等。如掌握得當卻能豐富和統一畫面效果,同時達到很好的耐久的結膜結果。

  再塑造是指在每次罩染後再進行形體和肌理的塑造,特別是針對一些高點及亮部應進行反覆罩染後的反覆塑造,這樣更能增強形體、肌理及色層的豐富感厚重感,也便於更充分地刻畫物像的細節和色彩的細節。再塑造中的一些乾皴筆法還能表現出一些細膩的中間灰色,有的把它稱為「視覺灰色」,這又是罩染或直接畫法所不能達到的效果。


  罩染還分局部罩染和全面罩染,局部罩染適宜刻畫細部,全面罩染則有利於畫面的整體關係及整體表面光澤的均勻一致。反之局部罩染過多則會影響這種關係。美術家博客
  
  在 我們用反覆覆蓋、多次罩染進行對物像的塑造、刻畫中,免不了會產生對整體關係和氣氛的忽視,從形體和色彩上或是肌理和色層上都會顧了局部而失去了整體的關 係。這時需要我們用含油量相對濃稠的透明色對整個畫面進行全面的罩染,色彩的選擇可以根據自己對總的色調的需要來考慮。這樣便可以獲得一種渾厚、圓潤的形 體感; 一種諧和、明澈的色彩氣息; 一種亞光而潤澤的表面油層; 各種豐富的肌理和色層都被籠罩於其中,產生出一種凝重而渾樸的藝術感染力。

傳統油畫技法中的幾大基本準則
  傳 統技法的基本準則是根據傳統大師們在技法上的共同特點及審美標準,並針對其特殊效果而總結出的有益於技法的全面實施的具體原則,其中涉及製作程序、作品的 耐久性以及形、色、肌理表現等方面的內容。這些原則有利於幫助我們更清楚而簡括地掌握古典油畫的技法要領,更有效而深入地體驗其技法與審美之間密切的聯 繫。我們可以在實際製作過程中體會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
先粉灰後飽和
是 針對透明畫法而言的一種有效之法,在古代魯本斯即有「肥蓋瘦」之說。它首先是為了確保油畫顏料的順利結膜及油畫的耐久性而提出的。顏料形成堅固的膜需要色 粉與調色油達到一個最為合適的比例才能實現,粉重和油重都不能達到結膜的牢固和長久。由於是多次畫法必須考慮它的每一步驟的承上啟下的作用。為了利於製作 的有效進行,將含油較多的顏料覆蓋於含油較少的顏料不僅有助於層層的附著能力,而且能將最牢固的結膜產生於最後的表層上,反過來這種表層又必須依賴於層層 含粉顏料適當的吸收性。另外「肥蓋瘦」不僅是從油畫顏料結膜的特性來考慮的,也是關係到透明色與不透明色的作用所產生的最終透明效果而言。純粹的透明色一 般含油量比較飽和,覆蓋力差,不能確切地表現色彩純度變化和自然界中各種灰色感受。它必須通過對底層的比對象本身飽和度低一些的色彩,也就是粉一些色彩之 重疊才能達到對自然界各種色相純度的準確表達。相反其他粉質顏料儘管具有明確的色相和覆蓋力,卻不具備透明的特性。色彩的最終準確度必須靠多次的塑造和罩 染即純度的逐層增加而達到,與此同時不僅獲得了色層的最終透明感,而且形象的最終結果也隨之逐步得以刻畫和呈現。
   在早期的傳統油畫中大都以「提白」的第一層色為基礎後直接實施透明罩染的方法,也就是先用單色表現出比較深入和完整的素描關係,然後直接用各種純度極高 的透明色表現出各種固有色的區別和變化。這實際上也是一種簡單的「肥蓋瘦」之法,其畫面效果適於較為工整、平面而裝飾的畫風,色彩的色相也相對分明而純 粹。這種方法為了讓重色深下去,往往需要很多次罩染才能完成,由於油量太多,很容易造成堆積而不乾、發粘。所以那時期的油畫往往是暗色區域色層很厚、亮色 區域則很薄,也就是說在「提白」時將暗區域平均地堆上了很厚的粉質色,這是為了讓多次罩染更方便。
  但 隨著油畫的不斷發展,人們要求「肥蓋瘦」能更準確而生動地表現真實的形體空間和虛實,表現色彩在純度上和冷暖上的豐富變化,所以「肥蓋瘦」之法便發展成為 多層次、多變化的法則了。其特徵為第一遍色便以低純度的粉色表現出大致的形色關係,每一種粉灰色都帶有未來色彩的傾向和明度,例如將來是很重的黑色,在這 裡就只把它畫成黑灰色,鮮艷的紅色則畫成較粉的紅色或亮黃色,這些都是為下幾個步驟逐漸肥化的透明純色罩染作準備。這樣相對粉灰的顏色與純度高的透明色之 重疊而達到豐富的色層、肌理及準確的色相和純度。倫勃朗即是將此技法推向極致者,他的亮色全是統一於油層之下的,暗色也不是簡單的透明色,而是依靠對柔和 的重灰色重疊所產生出一種既透明又厚實的油畫韻味。所以他的畫在色彩上是極富魅力的,飽和而不艷俗,也不焦枯; 透明而不乏對細微灰色的比較和表現,在總體的厚重感中能讓你體味到自然中最生動而微妙的形色關係以及油層和肌理的最佳契合,這實質上是將自然中一切生動的 形色特徵昇華於油畫材質及語言的美感之中,從而獲得油畫的極度表現力。

先平面後體積
這 是一個素描意義上的問題,實質上是一種從整體出發的觀念。傳統意義上的繪畫是在平面上創造立體空間。那麼,平面是一切空間可能性的基礎,有了這個基礎,畫 家便可以將自己的想像力馳騁於無限的縱深空間中。不過,繪畫中的空間體積以及起伏都是相對的,是在每個形體、體、面的相互比較、對比中建立起來的,畫家的 任務是主動地把握其中的關係,讓體積空間適應自己的需要。
我 們可以在古典油畫大師們的作品中,看到他們是如何處理畫面中平面與體積的關係的。從他們的素描中,我們能看出這一點,他們所表現出的豐富的體積起伏和空間 層次,竟是運用最簡煉的幾根輪廓線或轉折線,這些由線所包圍的體積部分的深淺色調其實與沒被包圍的部分是相同的,而且都是原始的平面,但因線條所具的表現 功能,讓觀者造成在形體上的視幻覺,而產生體積與平面的反差感。可見,平面上邊線的作用下會產生一種對體積的暗示,從而達到建立體積秩序的目的。在油畫中 就能看到大師們對這種相對性的利用,在各個不同明度的色彩區域裡,總是從平面中去建立各區域強弱不同的體積秩序,有的被塑造和強化,有的則稍微暗示或維持 原狀。但從總體上來講,古典油畫中形體的體積感都是服從於大的平面感的,所以在各種形體的體積塑造上都是有節制而服從於大的秩序的。在這種前提下,每個平 面區域中的體積建立便被控制在一個明度和色彩的範圍之內,這樣便迫使其層次細膩化、微妙化,所以很多亮部仔細看來沒有多少的色調層次,但將它放進整幅畫的 關係中,卻非常實在而具有體感。女人胸部及肩頭的色階跨度並無多大,卻表現出了體感、空間及起伏。因此,大的平面感是古典油畫體積秩序的總體原則,而一切 細小的體積變化應是從平面中相對而立的,且必須服從大的秩序。
先 平面後體積能讓我們對起伏的把握更為主動和方便,在相對平面的對象上我們可進可退,有選擇地塑造某些應該突出部分的體積,其他則放鬆,讓它自得其位,也就 是說讓我們在平面上有秩序地建立應有空間、體積的強弱關係。如果沒有這種意識,就容易在畫畫時把每個局部的體積起伏都表現出來,結果失去了畫面本身的強弱 秩序,讓每部分的起伏程度相互抗爭而造成相互抵消,失去整體效果。
另 外,先平面後體積也是考慮到製作程度的先後關係而得出的。體積的塑造本身也是逐層進行的,古典油畫的色階細微層次必須通過多次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的畫法 來完成,所以塑造總是循序漸進的。在平面上先建立相對體積,伴隨著每次的塑造罩染逐步再建立極端體積。這也是先平面後體積的原因之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e.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