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波提切利《摩西的青年時代》,這組畫舊約的壁畫在著名梵蒂岡西斯廷禮拜堂內,不幸的是它們遇到了後來的米開朗基羅的《創世紀》與《最後的審判》在巨人的泰山壓頂之下,幾乎很難被注意到。


丹培拉的技法像極了中國工筆畫的「平塗、勾線、分染、罩染」,波提切利的美麗風格更具東方神韻。



凡艾克是油畫的祖師爺,一張小畫精美細密超乎想像。




維登《莫大拉的瑪利亞》,聯想起西藏的唐卡和中國工筆



尼德蘭大師凡德爾高斯《牧人朝拜三聯畫》的供養人局部。









在烏菲茲美術館,這組畫與波提切利那些代表作同掛一室,他真切、深刻、內斂的造型和沉靜、雅致的色調,精美、豐富的製作效果,幾乎把波提切利比的黯然失色,甚至超過了凡愛克兄弟,超過了維登。






法國畫家嘉爾東《哀悼基督》。以前稱他「普羅旺斯的畫師」,是一位被美術史遺忘的高手,他的寫實技能幾乎超過意大利和尼德蘭的同輩畫家。



莫林的畫師留下的《兒童》是個巴掌大的小畫,真切感人呼之欲出,還有表面美麗的「包漿」層,是古油畫共有的質感,那是很難模仿出來的時間的美。




賀爾拜因表現了德國畫家超乎尋常的冷靜客觀的真實態度。




丟勒的這幅自畫像,也就20歲的樣子,已經畫的出神入化,毛筆勾線的功夫不在中國古人之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e.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