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畫
版畫:是運用刀和筆等工具,在不同材料的版面上進行刻劃和藝術加工,可複印出多份原作的藝術。從前大多用於複制圖畫。繪、刻、印分工,稱為複製版畫。後來發展為獨立的藝術形式,由作者自畫、自印、自刻,即稱為創作版畫。就版的性質和所用的材料,可分為1、凸版:(木刻、麻膠版畫);2、凹版:(銅版畫、);3、平版:(石版畫、鋅版畫、鋁版畫);4、漏版:(絲網版畫)等。
木刻 在平面木板上,用各種類型的刀具,根據畫稿刻製,將不必要的部份刻掉,在留下的凸版面上滾塗油質或水質顏料,拓印在紙上,即為木刻畫,通稱『木刻』。木材用梨木、黃楊木、白桃木、三合板或五合板。
木面木刻 凡在縱剖面木材上刻製的版畫,稱為木面版畫。我國版畫家作品多屬此種類型。
木口木刻 是指在橫斷面木材上刻製的版畫。
黑白木刻 只用黑色顏料印刷,以黑白對比刻劃形象,表現主題的單色木刻,為黑白木刻。是版畫中最基本的藝術形式。
套色木刻 用數塊木板套印出多種顏色的版畫,叫套色木刻。因製造業工具、材料、印刷方法的不同,又可分為水印、油印、粉印等。1、水印木刻是我國的傳統藝術,從唐代就很發達,到明清技術更為精美。水印木刻主要利用水性渲染滲透的特色。2、油印木刻則用油墨及各種油質顏料印製而成。3、粉印木刻是把事先已調稀的膠水刷於木刻版面,轉印到紙上,在未干時用排筆將雲母粉,金銀粉等刷上,印出光彩奪目的色調。
筆彩木刻 在拓印出基本輪廓後,根據需要以筆敷上各種色彩,所以也稱『上色木刻』,簡單易行。
水印木刻 用水印方法製作的一種彩色套印木刻。它的刻製過程與一般油印套色木刻基本相同,但由於水印木刻的墨色滲化特點,刻版時要深一些,線條之間的間隔要寬一些,有些灰色層次可以通過色的濃淡和滲化解決,所以排線可以少些,再由於上色時一般用筆進行,所以不必一種顏色刻一塊板。它用的紙多採用易於吸水及滲化的紙質,如玉版宣、皮紙等。
套色油印木刻 拓印的時候用油墨,也可用油畫顏料代替。使用的紙多採用銅版紙或道林紙。
石版畫 它何其他的版畫一樣,只是把木板改為特製的石板。印製手法多採用油水對抗的原理。它與鋅版、鋁版都屬於平版畫。石版畫的表現手法十分豐富及多樣。它可以結合刀具刮板、噴霧、壓制麻布紋等製造特別效果。
絲網版畫 又稱絹網版畫或絲漏印版。它與鏤孔紙版畫、鏤孔金屬版版面等都屬於孔版畫。孔版畫是在印製過程中墨料穿過網版的孔眼漏泄到承受面上而形成的一種版畫。它的製作方法有三種:1雕刻法、2封網法 、3感光法及照像感光法。
銅版畫 使用的材料主要是金屬中的銅板。製作方法有腐蝕法、干刻法、飛塵法等。印刷時用油墨塗抹版面,使凹處填滿油墨,擦除凹線以外的油墨,上銅版機壓印即成。
麻膠版畫 麻膠版是一種鋪地板用的建築材料。製作與印製和木刻相似。
鏤刻版畫 也叫紙孔版畫。用的材料要平、薄、牢、不漏水、易於挖空。製作方法與油印木刻相同。
玻璃版畫 版畫技術與攝影技術相結合的一種版畫。現代版畫中較為少見。
拓彩版畫 是傳統碑刻、畫像磚、畫像石拓片的繼承和發展。
石膏版畫 以石膏和鋅氧粉按照一定比例配方,摻水混為漿糊狀,塗在硬紙板上,乾燥後在表面塗黑,可以用刀或針刻畫,呈現出線條、塊面以表現形象。但不能拓印,只能直接欣賞原版。
磚刻版畫 選質地細實的磚塊,加工磨光,在上面拓印而成。
石刻版畫 即以石代木創作而成。具渾厚粗獷之金屬韻味。
紙版畫 用厚的卡片紙,或剪貼、或刻畫、然後加以拓印而成。
獨幅畫 版畫的一種。指版畫創作過程中,作者自己繪稿、拓印而無須製版者。創作過程是:可用顏料或油墨在光滑的玻璃板或金屬板表面作畫或刷色,然後進行拓印,或邊拓印邊調整畫面,直到印出滿意的作品。由於省略製版過程,所以不能重複拓印。
綜合版 用電腦及紙版、木版、銅版、絲網版等結合在一起的版畫。現代人比較多用。表現手法比較活潑。
版畫比較重視以簡勝繁的藝術效果。特別是黑白木刻。在版畫中刀法很重要。拓印也非常有學問。版畫裡的陽刻就是在版面上刻出凸線,在凸線上刷色以凸線表現物像。陰刻是在版面上刻出凹線,刷色時凹線留白,整個畫面以黑為主調。
一幅版畫作品完成後,在它的右下方寫上題目、姓名及A/p(它表現的是試版的張數)。
依依老師
留言列表